1.有毒物質及職業中毒防護 1)毒物 凡少量化學物質進入機體后,能與機體組織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,破壞正常生理功能,引起機體暫時的或永久的病理狀態的物質稱為毒物。
2)生產過程中有毒物質存在形式 生產性毒物以固體、液體、氣體、氣溶膠等多種狀態存在。 a.固體 b.液體 c.氣體 d.蒸氣 e.霧 f.煙 g.粉塵
3)常見職業中毒 a.刺激性氣體中毒 b.窒息性氣體中毒 c.有機溶劑中毒(苯、甲苯) d.其他有機化合物中毒
4)毒物的個人防護 個體防護在防毒綜合措施中起輔助作用,但在特殊場合下卻具有重要作用,例如進入高濃度毒物污染的密閉容器操作時,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就能保護操作人員的安全健康,避免發生急性中毒。應根據工作場所存在毒物的種類、濃度(劑量)情況選擇適合的呼吸防護器材。每個接觸毒物的工作者都應學會使用,掌握注意事項。常用的有隔離式防毒面具、過濾式防毒面具、防毒口罩和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等。為防止毒物沾染皮膚,接觸酸堿等腐蝕性液體及易經皮膚吸收的毒物時,應穿耐腐蝕的工作服、戴橡膠手套、工作帽、穿膠鞋。為了防止眼損傷,可戴防護眼鏡。
2.粉塵及其防護 1)粉塵的分類 a.無機粉塵 b.有機粉塵 2)粉塵的危害 a.塵肺 長期吸入粉塵達一定量后,引起以肺組織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,就叫做塵肺。塵肺是粉塵所致疾病中的主要疾病。長期吸入含量大的游離二氧化硅粉塵所引起的塵肺病叫矽肺。吸入煤塵引起的塵肺病叫煤工塵肺。吸入石棉引起的塵肺病叫石棉肺。中國衛生部公布的職業病名單中,列有13種塵肺病。 b.粉塵沉著癥 吸入一定量的鐵、鋇、錫等粉塵(如容器除銹、不注意防護,可吸入鐵末塵),塵末在肺部沉著,構成一種病情輕、進展慢的肺部疾病,叫粉塵沉著癥。 c.過敏性疾病 吸入含苯酐粉塵、甲苯二異氰酸酯可引起哮喘。 d.中毒 吸入含鉛、砷、錳、鈹的粉塵可引起職業性中毒。 e.局部作用 粉塵可造成皮脂腺孔堵塞,使皮膚干燥、鄒裂,引起粉刺、毛囊炎,嚴重者可引起膿皮病。
3)防護 因生產條件暫時得不到改善的場所,可以采取個人防護。如爐膛內拆卸耐火磚外逸的粉塵,用通風除塵或濕式作業難以做到,這就要強調戴防塵口罩防塵。
3.物理職業危害因素及其防護 1)噪聲危害與防護 a.噪聲 噪聲,從物理的觀點來說,是指頻率和聲音強度各不相同,雜亂的聲音無規律的組合;從生理的觀點來說,凡是使人產生煩惱,需要加以控制的聲音統稱為噪聲。 b.防護 為了保護勞動者聽力不受損傷,國家制定了GBZ1-2002《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》。標準中規定:操作人員每天連續接觸噪聲8h,噪聲聲級衛生限值為85dB(A);若每天接觸噪聲時間達不到8h者,可根據實際接觸時間,按接觸時間減半,允許增加3dB(A),但是,噪聲接觸強度最大不得超過115dB(A)(此項標準不適用于脈沖噪聲)。 在強噪聲環境中工作的人員,要合理選擇和利用個人防護器材,如耳塞、耳罩、防噪聲頭盔等。
2)紫外線 a.定義 位于電磁波譜紫色光之外,波長從160~400nm的輻射線,叫紫外線,其輻射為紫外輻射。 b.危害 (1).皮膚 不同波段的紫外線,容易被不同皮膚層所吸收,如290nm的紫外線易被皮膚表層吸收。波長297nm的紫外線對皮膚影響能力最強,能使皮膚產生紅斑、水皰和光感性皮炎等。全身癥狀可有頭痛、乏力等。 (2).眼睛 波長250~320nm的紫外線可引起角膜炎、結膜炎。波場288nm的紫外線對角膜的危害最嚴重。 c.防護 電焊工作人員應備有綠色防護玻璃片的防護面盾,輔助焊接人員應備有透光較好的黃綠色眼鏡。對上肢和腳部的皮膚暴露部位,應佩用長筒皮制手套和帆布腳面蓋布,以避免紫外線對皮膚的直接照射。 |